2025年2月24日,我校举行2024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常规课题《“数智赋能,分阶递进”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课题主持人林丽敏老师从行业变革背景切入,指出当前中职会计教育面临“企业需求数字化”与“教学供给传统化”的突出矛盾。本课题旨在探索在数字化背景下通过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抓住课内、课外两条线,按照“认知—实训—实践—实习”四阶式分级递升,如何通过数智化手段赋能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构建分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评审专家组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就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提升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充分肯定课题的实践价值,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会计行业,并针对实施方案提出建议:
1.技术适配需要更贴合中职生认知
专家组郑国航(高级讲师)建议:“可引入更多的教学实践工具,避免学生因为课程门槛高产生学习挫败感,同时建议开发校本化微课资源,以短视频形式分解复杂知识点。”
2.评价体系应凸显职教特色
专家组张容芳(高级讲师)建议:“将岗位胜任作为核心指标,例如引导学生设计一个自动化的校园食堂对账流程的格式公示等,符合教学目标和具体实践。”
3.校企合作需深化可持续性
需建立校企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比如将企业真实账本数据脱敏后转化为教学案例。让实践落地,实现从“班级”到“企业”的分阶突破,体现“生活化场景切入、阶梯能力提升”的分阶理念。
下一步,课题组将根据专家意见优化方案,重点开发“数智化会计阶梯实训资源包”,并联合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该课题预计于2026年结题,课题成果将为中职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教学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