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是全面落实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充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以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德育工作规划要求,特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着力培养我国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着力点,坚持育人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衔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的原则,形成学校党政统一领导、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完善以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珍爱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分层递进的德育体系;
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着力解决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培养机制,逐步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品德优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德育课课程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学校分年级分层次开设《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国家规划的德育课程。
2.注重德育向专业、学科教学渗透。各专业、学科教学教师要认真落实本专业、学科的德育任务,结合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各专业、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将德育与专业、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注重德育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的紧密结合,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以实训、实习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习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实训、实习共同加强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教育。
4.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能力要求,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5.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莆田市技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学校各项纪律,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定期对同学仪容仪表的规范进行抽查、对同学言谈举止的文明进行督导,积极开展全校性“文明班级”竞赛活动。学校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大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标兵的评选活动,促进学生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6.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结合社会当前形势和重大社会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题教育,重点开展“八不”进校园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含传统美德等)、校规校纪、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含文明上网)等,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效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任务,
7.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感染力强、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专业技能大赛,来体现职业特色、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创设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围。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引导和激励学生。
8.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职成【2004】8号)精神,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室,我校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针对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工作,培养全体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乐群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适应岗位、融入社会的能力。
9.做好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将不定期通过家访、家长会、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10.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配合。充分依靠社区、街道、村民委员会、市、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团委、工会、妇联等组织,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共同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建立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和保障机制
1.构建有效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强化德育工作的统筹,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形成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教务科、学生科、团委具体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工全员参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与用人单位、家庭、社区密切联系,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2.抓好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把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到学生科和教学一线从事德育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抓好班主任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教育和培训,为他们创造进修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能力。学校要关心以班主任为代表的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建立激励机制,在经济待遇、职称评聘、评优推先等方面向一线德育工作者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
3.深化德育科研工作。充分认识德育科研对德育工作的引领牵动作用。每学年选择一两个有价值的课题,集中力量开展研究,特别要做好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学生、学困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工作,探索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德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和交流,通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德育论文评比、班主任工作论坛等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机制,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工作总体水平。
4.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学校要建立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加强对部门、教职工、学生的考核评比,把德育工作实绩作为对部门及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德育工作评优表彰制度,定期对在德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5.确保德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学校德育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确保大型活动、表彰奖励等日常工作经费的投入和落实。
6.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